【世经研究】《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解读_应用案例_欧亿体育|平台

【世经研究】《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解读

发表时间: 2024-03-09 01:21:31 来源:应用案例

  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其中提出,以《目录》为基础,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对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给予鼓励支持,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有关部门可以《目录》为基础,根据工作实际制修订细化目录、子目录或拓展目录,提高《目录》的可操作性,引导社会各界更好支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2月,为明确绿色产业发展重点,把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了绿色产业类别和内涵,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绿色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绿色转型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适应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关于“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要求,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本轮修订工作。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65号,以下简称《目录》)。

  《目录》是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形成。《目录》共分三级,包括7类一级目录、31类二级目录、246类三级目录。《目录》及其解释说明,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

  《目录》应用实施过程中,各地方、各部门可根据各自区域、领域发展重点,以《目录》为基础,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根据工作实际制修订细化目录、子目录或拓展目录。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符合《目录》要求的项目或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国绿色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新产业、新赛道不断涌现。《目录(2019年版)》印发后,各部门、各地区加快完善绿色产业支持政策,金融管理部门修订发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制定了绿色融资统计制度,统计部门制订了《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不少地区明确了本地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并出台激励政策,有力促进了我国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持续壮大,风电、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氢能、储能产业异军突起,绿色技术装备和产品制造体系逐渐完备、供给能力明显地增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外贸“新三样”,绿色产业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不少新产业、新赛道逐渐成形,国内国际大市场孕育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我国绿色发展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动环境污染防治、提升ECO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4方面重点任务。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各行业、各领域绿色发展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对所需的产业支撑提出了一系列新需求。《目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满足国内外绿色发展的政策需求,将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目录》坚持立足基本国情,积极支持传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能源转型,是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背景下,全球产业转型的重点、焦点和难点。不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的绿色产业或绿色金融标准,涵盖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但不包括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我国作为以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一定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目录》纳入传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相关产业,有利于在保障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目录》内容与全球关注的“转型金融”发展热点保持衔接。近年来,“转型金融”成为国内外金融领域热议的话题。转型金融主要以高碳排放产业为对象,为这些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2021年,中美两国牵头成立了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2022年11月,G20领导人峰会批准了《G20转型金融框架》。《目录》名称中增加了“低碳转型”,内容中增加了重点行业低碳转型相关产业,有利于跟国际金融发展的最新潮流更好衔接。

  《目录》体现政策支持重点,纳入了亟待支持的一批新产业。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增加了温室气体控制等方面产业;落实污染防治和ECO保护新要求,增加了新污染物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产业;按照绿色技术和装备发展新进展,增加了先进高效航空装备、新型储能产品、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等产业;结合绿色服务发展新趋势,增加了绿色技术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

  《目录》更新绿色发展规定要求,为产业类别认定提供了依据。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是衡量产业“绿”与“不绿”、准确认定产业类别的重要标尺。根据近年来新发布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目录》的解释说明中全面更新了对支持产业活动的认定要求,既体现了《目录》支持各产业赛道“领跑者”的导向,也为从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准确认定产业类别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对于重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要求改造后达到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和《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规定的能效标杆水平。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目录》反映了国内外绿色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客观需要,可为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谋划经济发展、制定支持政策提供参考。建议各有关方面在《目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多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锻造出更多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构建出更多的绿色发展新赛道,携手推动我们国家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

  信息技术可辅助银行在尽职审查过程中更有效的识别、监测、追踪业务各环节风险点。同时,外汇局也可实现对银行展业的全流程、穿透式监管,避免信息不对称。可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借助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建立更全面的综合性外汇业务管理体系,提高对苗头性、趋势性风险的甄别能力,逐步的提升银行尽职审查工作水平。

  一是拓展《目录》支持产业范围。相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目录(2019年版)》),首要变化是将目录名称由“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改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增加“低碳转型”标签,不仅体现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低碳发展的突出重要性,也表明《目录》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绿色产业类别,也包括低碳转型产业类别。这一变化既有利于跟国际上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的定义和分类衔接,更有助于满足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为绿色产业以及传统能源和重点行业低碳转型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二是为优化绿色金融标准提供相关依据。《目录(2019年版)》印发后,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等部门对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实现了绿色贷款领域主要绿色标准的基本统一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界定标准的统一。新版《目录》印发后,金融管理部门可按照通知要求,以《目录》为基础加强完善相关统计制度,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支持更多有助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领域。

  一是关注产业低碳转型发展需要。《目录》是在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背景下修订的,纳入了更多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容。比如将“节能环保产业”改为“节能降碳产业”,新增“温室气体控制”“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等内容,强化节能降碳协同推进;在“绿色服务”领域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碳监测评估”等内容,满足碳排放监测等工作需要;新增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内容,引导传统行业和领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二是满足转型金融发展需要。转型金融是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支持经济社会向净零排放和气候韧性转型的金融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近年来,金融系统积极支持低碳转型经济活动,不断丰富转型金融理财产品供给,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效金融支持。《目录》增加了低碳转型产业有关内容,并鼓励有关部门以此为基础出台和完善有关支持政策措施,为研究制定转型类金融理财产品支持范围提供了依据和空间,将有力推动转型金融市场发展。

  一是助力绿色金融和产业在国际舞台协同发展。绿色分类标准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是政策制定、产品创新、评估认证、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推动绿色标准国际合作,逐步建立与相关国际绿色标准之间的互认机制,是在国内外绿色分类标准繁多、相应标准间兼容性有限的环境下作出的前瞻性布局。中国和欧盟联合推出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绿色金融国际标准的兼容协同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录》的出台,为进一步探索中外绿色标准互认及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标准参考。绿色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鲜明底色,绿色金融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为符合标准要求的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境外地区开展的项目或活动提供金融支持,为我国企业承接“走出去”项目提供了指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发展阶段各不相同。金融机构可参考《目录》,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实际和法规政策标准等要求,合理筛选金融支持标的,为适合的项目和活动提供支持,展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国担当。

  转型金融作为绿色低碳领域的新型融资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深刻把握其特征,并纳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

  在“双碳”目标下,转型金融是为高碳行业的经济实体、市场活动和资产项目进行低碳转型所提供的金融支持手段。我国转型金融以实现碳中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远大目标,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是绿色金融的延伸和补充,为金融体系助力生态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转型金融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引导高碳企业平稳有序开展低碳转型,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等方式为转型市场注入资金和流动性。

  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可更好支持我国大规模的经济能源结构转型投资。

  一方面,绿色金融具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分类,能够申请融资的对象主要为《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纯绿”的项目,低碳转型项目则不在其中。绿色金融偏好绿色环保项目,对于高碳企业而言,即使具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转型方案,也没办法得到绿色信贷。而转型金融能轻松实现对融资主体的有益补充,融资支持的对象主要是“不良企业”,包括棕色产业和碳密集型产业,既涵盖高碳企业,也涉及低碳转型资产项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相比于绿色金融支持具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转型金融具有明确的主题,其最终目标是为实现净零排放,助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符合约束框架内的低碳转型活动均能得到金融支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能源和产业体系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需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资源禀赋决定了全社会能源消费高度依赖煤炭资源。202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仍高达56.2%。“双碳”目标提出后,一些地方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拉闸限电”,部分金融机构也出现对煤炭、煤电行业停贷、断贷,这些都不符合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要求。

  金融作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经过近二十年发展,绿色金融已形成相对完备的政策、产品和市场体系,但受制于支持标准和对象特点。

  与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涉及领域更宽,支持对象既包括转型中的受益主体,也包括如何推动陷入转型困境的主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按行业细分,目前我国碳排放大多分布在在电力与工业,合计约占八成,相对应的资产或经济活动不能马上撤出。即便有转型路径的方向和目标,将来依旧有巨大的融资需要。以钢铁为例,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因此也是制造业中的碳排放“大户”,受减排技术成熟度限制,其边际减排成本随减排幅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根据Wind测算,若要在2020年碳排放基础上实现减排30%的目标,需要钢铁行业投入约2万亿元资金。

  与转型金融相比较,绿色金融已经逐渐具备了完善的概念、分类以及各类标准,所投资对象主要是针对纯绿色项目,同时须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其不足以满足高碳行业存在的一些转型融资需求。转型金融则是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为“棕色”领域提供转型金融服务,填补当前绿色金融不能涵盖的高碳部分,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力量。

  商业银行加强对转型金融的实践,有利于科学认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避免错失高碳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金融机遇;有利于发挥金融价值发现作用,引导煤炭、煤化工、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主动转型,激发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有利于银行对行业技术路径进行前瞻性预判,将风险关口前移,避免转型风险及由此引发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改变着金融行业的业态,商业银行应结合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趋势,坚定“双碳”目标导向,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在转型金融领域的应用。

  如何识别和实现用户低碳转型需求、如何开发个性化及创新性的转型产品、如何有效量化评估高碳资产对金融机构所带来的风险状况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转型金融业务所面对的难题,而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现存的痛点。

  首先商业银行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明确转型金融客户画像并建立目标客户名单,对重点客户人群按照其需求偏好开发具有行业特征的创新性转型金融理财产品,构建智能化产品服务体系。

  其次转型金融支持对象的“转型性”决定了转型活动风险的特殊性,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突破传统风险管理方法,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方法构建企业动态转型综合信息库以及长期、全面的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增加与低碳转型相关的风险评估指标,根据风险相关指标和企业可持续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数据实时跟踪企业转型活动,前瞻性评估企业转型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积极运用最新信息技术,联合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企业构建一体化的转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保证转型业务的透明化、数据化,通过智能联动实现管理信息化,保证信息时效性、真实性。

  商业银行要制定转型目录,设立专项转型金融理财产品,为目录清单内的转型公司可以提供优惠性转型信贷支持,既可以是增量贷款,也可以是存量贷款产品的转换。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与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合作,推动政府背景的企业担保支持转型基金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开发,分担风险,切实降低转型金融成本,提升转型金融服务方案的可行性。

  随着全球性绿色低碳转型浪潮,新型能源管理也随着这一资产类别的规模快速扩大而呈现爆发式的变革趋势。

  第一,在欧洲掀起的反漂绿趋势下,企业追求实质性的碳减排与绿色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变为一种“刚需”。在“双碳”目标日益紧迫的当下,为公司可以提供绿色、可持续的能源管理方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近年来,工业绿色微电网的建设与应用逐渐推广到全国各个角落,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样板。

  第三,全世界内,各国正从法律和法规层面提高对于碳中和、低碳绿色发展的监督管理力度,化石能源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倒计时,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正变得更注重实效,专业化的能源资产管理需求快速增长。

  在全球能源大变革之下,一个愈加清晰的趋势是——实现实质性的碳减排与绿色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变为一种“刚需”。

  2024年年初,欧洲议会发布《增强消费者绿色转型指令》(简称“ECGT”),明确禁止商品“漂绿”(greenwashing),同时将通过购买碳抵消来宣称实现碳中和的产品,列入“漂绿”范畴。所谓碳抵消(carbon offset),是用购买“碳信用额度”的方法来抵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生产的温室气体。

  无法否认的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包括碳减排在内的绿色发展是一种“奢侈品”。在以“碳抵消”为主流的机制下,厂家手持绿证进行生产,就好比购买了一种“赎罪券”,只要愿意付出更多成本就能买到,更像是一种奢侈品。而当市场上供小于求的时候,这种奢侈品会越来越贵。但其弊端在于,“碳抵消”之下,多数厂家本身并没有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排放进行调整和改变,“绿色”很多时候也只是一个营销标签。

  不难发现,在欧盟引领的反漂绿趋势下,各国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管控越来越严,也逐渐实质性地要求各行各业真正意义上达到碳中和。也就是说,必须实质性地在生产和供应链过程落实减碳行为及绿色能源供给,“漂绿”和“外购”的策略将不再受到认可。

  绿色发展需求的剧增,也让专业化的能源管理成为各行业的刚需。为了应对国内外的减碳诉求,能源资产管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新能源领域的大公司,纷纷通过提供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各个行业实现碳减排和能源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比如,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近年来提供智能风力发电机和能源管理系统,帮助客户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在国内,包括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阳光电源等新能源大厂,都致力于通过推动能源变革实现实质性的减碳。

  具体来看,阳光电源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各种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和储能项目提供设备和服务,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隆基绿能则专注于单晶硅太阳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太阳能行业的发展,为实现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做出贡献。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则通过推出高效率光伏产品、采用智能制造和运营、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及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并大幅减少了碳排放。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新型能源变革已然成为一种确定性。在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绿色电力将担任主角,其占比将从当前不足10%攀升至2060年的60%以上,同时其他各类能源也都将完成降碳改造。新型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是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以及智慧融合,这将会在供给侧、输送侧、用户侧、储能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数量众多的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等接入,当前电力系统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系统调节能力和支撑能力的挑战、源网荷储的控制扩展挑战、“双高”系统的安全挑战、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亟待完善等等。面对这些挑战,专业化的新型能源资产管理,能够从能源基础收入、运维降本增效、增量套利收益等方面为产业创造价值。那么如何更快地达成绿色发展,让原本高耗能产业实现电气化与电力来源的低碳化。

  头部AI能源管理企业极熵科技为例,极熵科技的能源管理主要面向园区及企业电力系统,利用基于AI的能源资产模型和算法,帮助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建筑企业等客户在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建设、运营三个阶段,打造能源资产及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据悉,成立八年来,极熵科技的能源管理产品已经累计覆盖超1000个客户,知名企业客户包括红豆集团、阿里巴巴、中船重工等,覆盖工业、物流、建筑等各类高能耗高碳排领域。

  具体案例方面,就在2023年底,由极熵科技设计并实施的低碳公共建筑新地标——落地于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的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中心正式落成。

  这栋低碳建筑,采用了极熵科技整套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能够保证建筑运行过程中保持较低的碳排放量,并获得了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据悉,该建筑有着大面积光伏覆盖,几乎每一寸屋顶都能用于发电;场馆内部具有智能控制与调节系统,能够对中心和园区的能碳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精准预测并智能动态调控。

  基于极熵科技的绿色公共建筑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该建筑最终可实现节能率15%以上,减少碳排放40%,整体建筑可实现运营期碳中和。AI及数字化只是效率工具而已。在能源这个行业里,客户最终是为整个能源的成本和绿色闭环买单,为这套完整解决方案所产生的价值买单。对于真刚需的企业而言,他们与极熵这样的新型能源系统公司是一种双向奔赴。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切实解决碳中和的问题,CBAM等碳关税对未来出口成本将带来十余个百分点的上涨影响,从而使企业丧失产品竞争力或是利润,这对全球工厂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在能源变革与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用能也需要相应地同步调整。近年来,工业绿色微电网的建设与应用逐渐推广到全国各个角落。

  绿色工业微电网是一个全新的能源供、配、用的形态,背后离不开极熵科技这样的能源管理企业的推动。比方说,传统的钢铁厂是通过烧煤来加热钢炉,但是当钢铁厂不再烧煤、改用电炉,整个生产工艺都需要调整。电炉具有一些特性,如果能源供给来自分布式或集中式的光伏发电,则需要应对电力供应相对不太稳定等问题。因此,需要把生产与绿色电力供应相匹配,进行整体的能源系统改造与用能系统的改造,来构建绿色工业微电网。

  在电气化与电力来源低碳化的大背景下,绿色微电网是在工厂和产业之间进行相应的协同和改造,以让企业在真正意义上达成低碳绿色的生产,实现减碳目标。绿色微电网用绿色的电来生产风电、光伏、储能设备,同时用这些风光储设备产生绿色的电,来支撑全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所需。

  2024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首批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名单,共19个案例入选,涵盖工业园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5G基站等多个应用领域,上榜案例来源既有国电投、金风科技等央企、上市公司,亦有垂直的专业能源管理企业。

  例如,在工业园区领域,金风科技的北京亦庄碳中和智慧园区绿色微电网就入选了全国首批示范案例。公开信息显示,该智慧园区建筑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是涉及制造、办公、居住的综合性园区,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园区通过部署4.8MW分散式风电、1.3MW分布式光伏、665kW的微燃机使园区实现了冷热电三联供,园区还有钒液流、锂电池、超级电容等多种形式储能。园区数字化系统和智慧能效技术使园区实现水、电、气等能耗的数字化、可视化,加快整个园区的碳核查进程;通过智慧能效平台,还能够直观了解损耗情况。

  以红豆工业城的纺织工业绿色微电网场景为例,红豆工业城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园区中有超过100家工业企业,拥有自备火电厂、光储新能源、蒸汽管网以及能源供给系统。园区每年能耗近三亿度电,也面临着面临一系列能源管理问题:如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近百位能源运维人员如何管理、百兆瓦的光储系统如何运维、以及,如何实现绿色低碳的园区整体用能转型。

  极熵科技通过一整套的AI能源资产管理平台,协助红豆完成了对光、储、配网和工业负荷的全面智能化管理,并通过多能源微网间的功率平衡与优化分配,实现了整体用能成本每千瓦时0.12元的下降。目前,整个项目实现年光伏发电量超3500万千瓦时,消纳比例接近100%,园区绿电占比超过了25%;同时,园区每年节约标煤1.19万吨,减少CO2排放量2.75万吨。

  实际上,绿色微电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商业中心、商业办公楼、居民社区、公共建筑等都需要经过改造,才能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当下,有了一间间精品化的样板间,未来绿色微电网必将推动我国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化石能源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向新型能源转型,走向低碳化、碳中和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

  2023年12月13日,“加时”一天的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在阿联酋迪拜艰难闭幕。在这场大会上,198个缔约方共同达成了人类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新共识:“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推进能源系统向脱离所有化石能源的方向转型,在这个关键的十年加速行动,以便在2050年左右实现科学的净零排放。”

  这项共识被称作“阿联酋共识”,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全球各国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

  全球范围内,各国正从法律法规层面提高对于碳中和、低碳绿色发展的监管力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正变得更看重实效。仅2024年开年,在欧洲及中国,有关碳排放的重磅政策就连接不断。

  欧洲方面,《增强消费者绿色转型指令》于1月17日被欧洲议会通过,该新规适用于向欧盟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明确禁止商品“漂绿”以及向消费的人提供具有误导性的产品信息。

  具体来看,新规将禁止企业使用“环境友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天然(natural)”、“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气候中和(climate-neutral)”或“生态(eco-)”等空泛的环境声明,除非企业能提供公认的优异环境绩效证明。可持续标签也将受到监管,未来欧盟将只允许使用经认证或公共机构制定的可持续标签。

  新规还规定,通过购买碳抵消来宣称实现碳中和的产品,也被列入“漂绿”范畴。在欧盟看来,若企业是“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抵消,声称产品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对环境具有中和、减少或积极影响”,则属于误导性商业行为而被禁止。这也代表着,贴着“零碳”“碳中和”等标签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未来将存在违规风险。此项立法仍需获得理事会的最终批准,然后在欧盟公报上发布才算正式生效。此后欧盟成员国将有24个月的时间将之纳入其国家法律。

  中国方面,有关绿色发展及碳交易市场的政策亦按下加速键。就在2024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近日签署第775号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简称《条例》),共33条,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中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强调,排放数据真实是碳排放权交易正常进行和发挥政策功能的基本前提,对此《条例》提出要强化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并且加大处罚力度。

  而此前,1月11日中央、国务院首次对外公布了《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在这份我国生态文明文件建设顶层设计文件中,强调要逐步发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真正开始启动,与全国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政策的不断推进,也代表着,当下全球对于碳政策都向着更注重实效的方向发展。从企业生产到居民生活,如何实质性地达到碳中和慢慢的变重要。新能碳时代的大幕,正缓缓拉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