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旺盛 国产化采购须体现国家意志_新闻中心_欧亿体育|平台

市场需求旺盛 国产化采购须体现国家意志

发表时间: 2024-06-28 03:53:55 来源:新闻中心

  “此次无锡之行,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宝应站访问期间,得知该泵站4台大泵目前均能满足工程各项技术方面的要求,并顺利地通过了工程完工验收。据该站站长介绍,其装置运行效率达到了80%(目前国外水泵设备的运行效率也只有81%左右),效果很好。

  ”刚参加了无锡市锡泵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泵公司)建厂50周年庆典归来的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对记者如是说。

  他所提到的宝应站,正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首个建成的大型水泵站。该站共建有4台立式混流泵,其中两台泵由日本日立公司提供,两台泵由锡泵公司引进日立技术在国内制造。

  东线个泵站进行了招标,其中锡泵公司中标了5个泵站。董必钦认为,要实现大型泵站设备的自主化、国产化还是有希望的。然而,此次无锡之行同时让他深感惋惜的是,锡泵公司这一拥有50年历史的老厂在这次改革中,竟然与日立公司合资新成立了一家由日立公司控股70%的日立(无锡)水泵厂。

  “其实,除了欣慰、惋惜外,最让人担忧的还是今后锡泵公司直径1.2米以上的大水泵都将转移到合资公司制造。目前,锡泵公司原有的大型机床都已搬到了新厂(合资公司),老厂(锡泵公司)今后只负责生产一些小型水泵产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把国内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型水泵商品市场让给了外资控股的公司,这给相关国内泵制造公司能够带来了很大压力。”董必钦表示。

  “与此同时,对于锡泵公司已中标的5个泵站设备,能否做到确保质量、进展、成套与服务都变成了未知。”董必钦对此深表担忧。他说:“在国家重点工程的设备采购上,国家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关,体现《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一个创新及应用的平台。重点国有用户企业在大型项目采购方面,也应体现政府采购的原则,增强发展民族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主任隋永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无的放矢的痼疾:“以大型水泵制造业为例,当前国内制造企业正面临着重点工程不用、大型用户企业不认的尴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工程。其中,东线工程是从江苏、扬州附近的长江下游干流取水,沿京杭运河向北送水,经江苏、山东境内最后到天津市,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包括山东省的“西水东调”工程)。东线台(套)。其中,立式轴流泵13座,装机54台;立式混流泵2座,装机8台;卧式贯流泵7座,装机34台;山东省“西水东调”工程需新建泵站7座,装机42台,包括立式轴流泵、斜流泵和离心泵等。

  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确保整个调水工程安全的重点是大型水泵的质量及泵站的建设。目前,国内制造企业有能力也有水平把其做好,但国产装备的应用还很不理想,很多有能力、有规模的国内大型水泵制造企业根本中不了标。

  清华大学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研究所所长曹蓄良表示,从某一种意义上讲,南水北调工程比三峡工程对水泵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还要大。对此,业内专家同样认为,这么重大的系统性工程,对国内大型水泵制造企业能够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果把握不好,那我们的制造企业失去的不仅是市场,更是一个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创新研发的平台,因此它关乎我国相关装备制造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在这样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光靠国内企业自己去争取机会是不现实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人员对记者表示,“这种国家重点投资的大项目应该属于政府采购范畴,因此应充足表现国家意志,由相关政府部门来协调研究,为民族产业的发展统一规划。”

  事实上,从招标结果看,工程招标中存在的争议颇多。中线工程招标中,国内企业集体落标已经招致国内水泵制造企业的质疑。与此同时,在东线工程招标中,锡泵公司连夺5标的事也引发了业内的争论。有专家觉得,这其中不乏地方保护色彩。

  需要强调的是,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招标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东线主要是由江苏省、山东省和天津市负责,中线主要是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天津市及北京市的有关部门负责。

  “其实,从根源上看,东线与中线存在的问题能归结为一个,即管理体制因素。”董必钦说,“像南水北调这样的重点工程,所需重大技术装备采购需要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协调管理,国产化依托工程也应由国家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国家建设的需求,来推动民族产业的自主化和装备的国产化。”

  按照国际惯例,凡是涉及国家重点项目、由政府出资采购的项目,都应属于政府采购范畴,应在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因此,能否体现国家意志,如何保护民族产业是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的问题。而目前这种职能不明晰的状况,致使在该工程采购中国内企业往往难以“介入”又无处“诉苦”。

  相关有经验的人指出,如果现行的管理模式不变,地方政府部门在现行政绩考核机制不变的情况下,就会继续走“积极招商引资”之路,东线尚未招标的泵站项目仍将“重蹈覆辙”。而如今,随着日立(无锡)水泵厂的成立,其新技术与利润将源源不断地被外方绝对控股的合资企业拿走。那么,国内相关水泵制造企业的命运可想而知。

  对于工程招投标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董必钦认为,湘电长沙水泵有限公司能在东线招标中争得一个泵站已经很不容易了。国内已中标的企业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东线工程所需的泵站设备实际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质量、确保进度、确保成套、确保服务。

  他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应出面协调,加强政府采购的管理和协调力度,要克服部门保护及地方保护倾向,真正体现国家意志。这样,才能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很好地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的人表示,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重点发展十六项重大技术装备,其中,虽并未涉及大型水泵制造领域,但一批重点工程可完全作为水泵制造业关键产品国产化的依托工程,即借助相关制造领域的发展,来带动大型水泵制造业的发展。

  对此,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抓住重点依托工程的市场需求,是大型水泵国产化的关键。那么,从目前国内水泵的制造水平来看,相关制造企业能否担负起为重点工程提供装备的重大历史使命呢?

  隋永滨在水利部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2006年8月14日联合召开的南水北调工程成套设备研制项目验收会上表示,就南水北调所需的大型低扬程水力模型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结合东线工程实际需要,我国已经开发出导叶式混流泵计算机优化设计软件。同时,相关的单位也提出了预测泵站原形机组性能的新方法,研制出了导叶式混流泵、立式轴流泵、贯流泵水力模型装置。它们基本覆盖了东线泵站泵型需求范围,经水利部组织的“南水北调工程模型同台测试”验证,性能指标比较优越。

  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有关部门应加快落实国务院日前颁布的《意见》。即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国家在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并要求项目业主和制造部门联合制定详细的装备自主制造实施方案,有关企业和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

  “大型水泵是电厂和石化公司制作设备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市场需求很大,目前我国每年大型水泵市场约400亿~500亿元。我国火电机组2005年装机9200万千瓦,2006年约1亿千瓦,大约需要100万套10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其中大型水泵的市场约80亿元。而目前,我国大型水泵多半还在进口。”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办公室里,隋永滨向记者介绍。

  另外,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及2008年北京奥运等一系列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大型水泵最好的市场实战平台。

  据介绍,到2008年前北京将新建13座污水处理厂,将投资近1000亿元用于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2010年上海世博会,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改善、旧城改造等任务项目,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秘书长李玉坤表示,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大泵制造厂都很关注中国的用泵市场,世界泵业前20强企业绝大多数都准备或已经在中国建分厂。这一些企业的产品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并且在特定的领域中市场占有率也很高。预计今后3~5年中,国外泵企业进入中国的数量还将以每年5.5%左右的速度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国内泵业市场的竞争。

  记者手中拿到了一本近日刚刚出版的《2006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年鉴》,该书在“泵产品的发展目标”一栏这样写道:“‘十一五’期间,泵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预计可达到92%,由于国家注重重大工程国产化率的提高,火电、核电和‘三大化工’中的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预计可达80%~85%。”也就是说,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成为大型水泵制造企业全力施展的平台。“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业内专家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从当前的泵业市场发展格局看,国内企业近水楼台非但不能先得月,在国内市场同台竞技中还要受到相关用户的“歧视”。

  “其实,作为制造企业,有些时候真是有苦难言,即使知道用户故意出难题,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沈阳水泵厂副总工程师兼沈阳水泵厂核泵开发公司总经理卢东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道出了制造企业的苦衷。

  在国内大型水泵制造方面,业内专家觉得,国内企业完全能生产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所需的大型水泵设备,特别是像沈阳水泵厂这样的以“工业泵”为主打产品的大型制造企业,已能批量生产。而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及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与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的技术相比,只是在温度和压力方面稍高一点。从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的工艺装备、技术设计及试验条件来看,可完全生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所需的大型水泵设备。

  泵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防建设的基础,尤其重大技术装备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水泵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十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的水泵制造企业已达140多家。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泵制造企业为电力、冶金、石化、军工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装备。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核电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水泵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国产化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我国泵制造企业已经能成套生产30万、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全套用泵,同时也能为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提供许多关键性泵产品。

  近年来,我国泵制造业从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行业的开发能力还相对薄弱。水泵制造业与电力、冶金、石化等国民经济主要部门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专家一致认为,这既有制造业自身的一些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制约。但是,最直接也最需要我们来关注的,还是当前很多国家重点工程及大型国有用户的市场需求这块“肥肉”仍让很多制造企业望尘莫及,使国内巨大的市场成了进口设备的舞台。

  为什么国内用户宁愿高价进口,却不愿意买国内公司制作的设备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国内企业没有业绩”。

  对此,卢东表示,这就如同“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因为用户企业不用,所以国内制造企业没有业绩;反过来,制造企业没有业绩又成了用户企业不用的主要理由。

  隋永滨对此同样认为,“因没有业绩,国内用户企业不信任国产设备;因没有业绩,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在市场中一次又一次失去首台(套)的实战机会。由此,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的提升的过程中,设备制造企业陷入了与用户企业不能并肩发展的恶性循环中。”

  在某些大型水泵产品的生产及研发技术方面,国内水平并不是国际上最为先进和成熟的,这也是目前很多国内用户不愿意选择国产设备的一个原因。卢东表示:“我们的用户企业大都是央企,很多领导者在设备的选择上会考虑风险因素。由于国外企业业绩多,技术也较为成熟,国内企业在很多大型设备的研发方面还没有业绩,这也成为其选择上的一大顾虑。”

  “以电厂百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为例,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机组运行一天24小时,盈利大约1000万元左右,跟印钞机一样,用户当然宁可选择贵的,也不选择有风险的产品。”卢东强调。

  相关专家这样认为,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国产化设备是不现实的,必须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并建立相应的如风险使用基金等鼓励措施,来降低用户使用首台(套)国产设备的风险。

  同样,作为国内混流泵自主化研发的先驱者之一,曹蓄良教授表示:“我们的水力模型在2006年5月份的鉴定会上被业内专家评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设计,但模型毕竟不是真机,我们的模型转轮直径只有350毫米,而线米。目前的招投标通常都要求以真机性能作为评标水准,所以作为首台(套)国产设备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支持。”

  在国务院出台的《意见》中,对该问题也有明确要求,即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曹蓄良表示:“大的政策框框很好,解决首台(套)应用问题,正好与我们的项目相对应。只是具体实施,到底由谁来管,怎么管,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加快我国大型水泵国产化步伐问题,业内专业的人建议:第一,国家应建立首台(套)重大装备使用的风险基金。同时,对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评估单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时,要提出国产化评估意见,审批单位要同时对成套装置的设备采购提出国产化比例要求。

  第二,对于国家确定的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应在投产后3年内实行减免税政策,对国产化有功人员实行奖励。

  第三,落实重大技术国产化的各项政策,凡是以国有资金为主体的投资项目都应视同为政府采购要优先选用国产设备,在项目招标中不得有歧视国内制造企业的条件。对于国内尚不能制造的设备要合作制造,帮助国内制造企业掌握先进技术。

  李玉坤同样表示,国家每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泵产品,其根本原因一种原因是国产装备满足不了需求,竞争力还不够强,另一方面是用户的不信任与不支持。因此,国家应加大协调力度,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用户企业也应转变观念,给国内制造业一个发展的舞台,为振兴民族工业贡献一份力量。振兴水泵制造业,尤其是大型水泵制造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紧迫。